天后宮女力展現鼻祖 不識字也能背誦經詩

2024.03.30


天后宮女力展現鼻祖
不識字也能背誦經詩
 

   台南安平開台天后宮正殿媽祖神龕上方高掛著清乾隆皇御賜「與天同功」匾額,如果沒有陳鄭淑垣,今日信眾就看不見這塊匾了!在五十多年前的台灣社會,陳鄭淑垣可以說是「女力」展現的先驅。 「阿嬤,您好!」預期要採訪高齡九十四歲的陳鄭淑垣,記者扯開嗓門大聲打招呼;孰料,阿嬤笑笑回我:「袂免遐爾大聲啦,我無臭耳聾啦。」陪同前來的二兒子陳晁加說,媽媽就是因為有信仰寄託,一直秉持著要替媽祖服務的責任感,所以可以保持耳聰目明、身體健康啦! 民國五十一年台南安平開台天后宮重建,住家離天后宮才兩百公尺的陳鄭淑垣剛從安平海頭嫁到王城西社,立刻就投入了建廟工作,召集鄰近的歐巴桑集資蓋廟,忙進忙出。民國五十五年重建完成,所有配置就定位,此時,一位民俗文史專家吳讚成先生告訴陳鄭淑垣,媽祖廟若沒掛上「與天同功」的匾額就稱不上媽祖廟了。
  於是,她立刻擲茭請教媽祖,不但得到媽祖的同意,當晚還夢見媽祖託夢要她到嘉義的某間木材廠尋找一塊特定尺寸的檜木。 一群廟裡的女力不但出錢、還出力,大夥兒浩浩蕩蕩地專程坐車到嘉義,竟也順利地找到了那塊木頭,木材行老闆看見她們要買,開心地說:它在店裡很久了,無人聞問,若你們要,就便宜賣給你們。後來,一位安平當地的雕刻師傅也願意幫忙刻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怎麼掛上去是學問,怎麼讓廟方主事者同意更是大難題。 當時廟裡的執事人員認為廟已落成,不宜再掛上匾額,無此先例,因此悍然拒絕。溝通無效之後,陳鄭淑垣竟號召廟裡的女志工,清一色的女子軍團,在媽祖的指示下,半夜偷偷用木板和竹子搭上鷹架,由擲茭決定由游林人怨、盧鄭忍氣和陳鄭淑垣三人將匾額高掛在媽祖神像正上方;唯一見證歷史的男性,是附近城隍廟的一位乩童李增南,當時所幸有他願意半夜在廟前把風,才能順利完成升匾儀式。 陳鄭淑垣的創舉不只如此,她又創立第一個誦經團,五零年代的南台灣婦女,多半教育程度不高,許多誦經團員不識字,而她自己因為受日本教育,也只懂得看日文字,但經書上面寫的是漢文,根本看不懂,她先用日文的五十音拼出經文,自己先會背誦後,再教導一批種子教練。
  同樣是第一批誦經團經生的林陳凰雍就說,大家都不識字,她在經書上用畫圖標註,如果讀到籃子,就畫個籃子;讀到狗,就畫隻狗,就這樣用最克難的方式背誦經文,而且一代傳一代,至今開枝散葉。 陳晁加保守估計,母親唸的經文至少有五千字以上,對於不識漢文的她,真的是奇蹟。十多年前,母親因為罹患乳癌及膝關節開刀,他到廟裡祈求母親度過難關,後來母親順利康復,他依照誓約回到廟裡服務並每日抄寫心經,至今已經超寫八十五本心經,日復一日,連出國也不例外,每日抄寫不間斷。 新冠肺炎爆發的這三年多來,廟方暫停誦經活動,母親竟然忘記了部分經文,為了幫助媽媽回憶,本來只背誦北京語的陳晁加開始學習以閩南語背誦心經,現在,他很開心媽媽不但恢復了記憶,自己也多學到了一項技能,可以幫助更多的媽祖信徒。
  信奉媽祖以來,陳鄭淑垣每遇困惑就到媽祖禪房裡潛心祈求,每次都能平安度過,媽祖還告訴陳鄭淑垣,只要妳認真做,不用煩惱,以後會出很多好子孫。五十多年過去,現在的她,享受著兒孫成群、子女孝順的幸福時光,感念這一切都是媽祖的功德,她篤信「有德必有得」,在她眼裡,媽祖是不折不扣「NO.1」。雖然年事已高,但她告訴自己,一定要服務到人生的最後一天。 陳晁加也說,如果有一天母親駕鶴歸西,他一定會帶後代子孫到廟裡來,只要抬頭看見「與天同功」的匾額,就知道母親的精神一直都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