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銅山館起建於何時無可考,然從嘉慶24年(1819)<與周守備買東坑伙房厝契爐業明書>記載,澎湖水師協標左營中軍周萬清調補來澎,因乏署辦公,自行置買瓦庴併建蓋參座計大小貳拾間,又挖鑿水井壹口,及週圍墻壁,坐在澎湖協署傍箭道場後。嘉慶24年6月,周萬清奉調內地,乃將所存瓦庴貳拾間、水井壹口恭送銅山館關聖帝君,以為殿前香油資費。銅山館諸人乃回贈紋銀參佰貳拾兩作為周萬清程儀之費。由此觀之,周萬清清為銅山附近之人,銅山館也因此獲得龐大的不動產。
附依據《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34年(1901)的調查資料,言及銅山館起建年月為道光丙申16年(1836),此時間點應為銅山館改建年代而非創建年代時期。清法戰爭後,澎湖築城,銅山被徵收店屋一座,經由龍景惇轉呈巡撫劉銘傳後,由布政使沈應奎發給銅山館執照補償損失,准其以地易地,另覓地點興建。其次,一般所熟知提標館、南澳館、海山館均奉祀天上聖母媽祖,銅山館則奉祀武聖關公。然而,銅山人興建館廟之初也是奉祀天上聖母,後別建會館崇祀武聖,乃將最初興建之銅山伙館改稱媽祖館,又名銅陵別館。因此,銅山館本來是奉祀媽祖,爾後(1836)館廟重建後改奉銅山關聖帝君,乃將舊館稱為媽祖館。媽祖館及是銅山舊館,而非銅山人另行創建媽祖館。《馬公市各里人文叢書》稱:「媽祖館的所有人在清代就已離開澎湖,並在離開澎湖之前,將媽祖館和廟產都交給銅山館管理」,則為誤解。至於余光弘稱:「二次戰後,銅山館正式和媽祖館合併,並且在民國37年(1948)擴建,改稱為銅山武聖殿」,也只是銅山館本身產業之整併。換言之:媽祖館即是銅山館,銅山館即是媽祖館,媽祖館為銅山舊館之另名。
日治初期,舊銅山籍人在媽宮為商有十六人,並專以輪流管理館廟諸事。其餘在城內居住者四、五十人,協助料裡。而在鄉居住亦有二百餘人。1895年,銅山館雖被徵用為澎湖島郵便局,神像暫奉媽祖館。然其資產雄厚,祭祀排場幾為媽宮寺廟之冠。明治40年(1907年)中元節《臺灣日日新報》<普度狀況>報導:「澎島曩年七月普度。以四館為最排場熱鬧。惟大街足與頡頑。然四館中以銅山館為巨擘。提標館次之。海山館南澚館又次之。其餘如東町之北極殿。南町北町之海靈殿、北辰宮等……。」
清末日治初期,銅山館為媽宮墟市之最,館內多住集銅山人。設有大枰壹支,以為看守人用費。外鄉菜蔬及薪草聚集館前賣買之人,由銅山館以大秤依重量抽取工費三、四厘。
茲將銅山館清末日治初期之油香店與伙房爐列於下:
- 一看油店六軒
- 宮內町一丁目十二番戶一軒:今香川亭住所
- 仝町一丁目九番戶一軒:今謝鵠住所
- 仝町一丁目十五番戶一軒:今林武修繕時計店
- 仝町一丁目十六番戶一軒:今獸肉營業人陳壬貴住宅
- 西町一丁目二軒:今上瀧支店
- 一伙房
- 浦源伙房:北町二丁目,今當廳署後。初在當署之界
特色介紹
俗稱為銅山館的「銅山武聖殿」座落於復興里民族路上(澎湖氣象站北邊),主祀關聖帝和媽祖,本來是清朝中葉由銅山(東山)營的澎湖戍兵集資所建的「媽祖館」,而銅山館則位在總鎮署的西南側(今仁愛陰陽堂今貌路與中正路交叉口)。明治30年(1897),銅山館被日本人佔用做為郵便局(後來又改為馬公街役場),當時的信徒就將館中的神像遷到也是銅山人所建的媽祖館(即銅山武聖殿今址)。
戰後,銅山館正式和媽祖館合併,並且在民國37年(1948)擴建,改稱為銅山武聖殿。至於媽祖館,則因為跟銅山館合併,而逐漸被人所淡忘。根據耆老的敘述,媽祖館的所有人在清代就已銅山武聖殿今貌經離開澎湖,並在離開澎湖之前將媽祖館和廟產都交給銅山館管理,因此銅山館被日本人佔用時,銅山館的主神才移到媽祖館去祭祀。
其他事項
清康熙22年(1683)施琅平澎,翌年23年(1684)清廷始設水師澎協(下分左、右二營)派駐澎訊守。這些水師兵源來自閩粵兩省「水師提標」、「金門鎮」、「海壇鎮」、「福寧鎮」、「南澳鎮」、「閩安協」轄下各營,其中包括福寧鎮的「烽火營」和南澳鎮的「銅山營」。由於調澎之兵每三年由原營派出同額營兵瓜代,三年輪替一班,故稱「班兵」。
唯自清領晚期咸豐3年(1853)改為五年一調;爾後清政府內亂頻仍,兵員不敷調遣,班兵輪調自然難以如期,是故部份班兵因此除營留滯澎地娶妻生子,落地生根。
媽宮城內因乃協鎮駐守重地,故班兵落籍者比率最高,形成馬公另一特殊的族裔。其中居於媽宮社「北甲銅山館」伙房(原應為金門館)的楊氏「楊有家族」即是一例。
「北甲銅山館」楊氏家族,開澎始祖楊有,生於道光26年,卒於日本時代、大正11年(1846-1922),原籍銅山、康美(今漳州市、東山縣),同治晚期奉調戍澎,職為總鎮署衙「更夫」。其妻陳料亦生於道光26年(1846),同治12年(1873)楊有將原籍亦為銅山的原配陳料接來澎島定居,不料7月21日卯時(天方破曉)乘坐客舟於吼門翻覆,時年28歲。
爾後楊有再娶繼室王花。王花生於道光29年(1849),居於媽宮(街內四穴井旁),先夫許富,許姓係街內大戶姓氏(四穴井許氏家族乾隆年間自北山嶼、鎮海社徙媽宮,營商致富)唯許富早亡,遺兩孤子許朝日、許朝坤,一在襁褓,一尚牽手習步,家無男丁,故再嫁楊有為繼室。
楊有與王花再傳三男,長男楊火炎係拳師入贅媽宮社「北甲中云」黃氏(今馬公信誼飯店黃家);次男楊火山係木工;三男楊狗泉,早已徙台。
其中次男楊火山傳四男三女,長男楊無疆、次男楊得喜、三男楊得順、四男楊得龍;得順未婚無傳,由得喜次子楊順雄承嗣;四男得龍生於日本時代、昭和3年(1929),民國36年(1947)於高雄、左營中油煉油廠擔任警衛。
是年2月28日爆發「228事件」,3月9日軍警突私闖煉油廠,將當時值班的楊得龍槍殺身亡,時年方19歲(其時另一警衛鄭開行亦係澎湖人、通梁籍,當時逃過一劫)。楊得喜次子楊智雄(馬公大同書局老闆)口述:當時他尚在童稚時期,事件發生數日前,叔叔得龍還教授他口誦「三字經」,不料數日後父親接到惡耗,只記得家中大人一片號哭,祖母許尾(曾任澎湖縣議長許記盛姑媽)暗泣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