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蘭市 昭應宮

宜蘭市 昭應宮

  • 主任委員:張建榮
  • 總幹事:黃金榮
  • 電 話:03-9353536
  • 傳 真:03-9355190
  • 地 址:宜蘭縣宜蘭市260中山路三段106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 宮廟介紹
創建於清嘉慶13年(西元1808年)原址在本宮對面。

清嘉慶7年(西元1802年)漢人墾民至五圍(今宜蘭市)開墾人數日增,居民以籌建(媽祖間)於清嘉慶13年(西元1808年)在宜蘭市南北主軸上(今中山路)建築一座坐西向東兩進三開間之(媽祖間)。

清嘉慶15年(公元1810年),清朝將宜蘭納入版圖,嘉慶皇帝命時任臺灣知府楊廷理(1747-1813)撥款整修昭應宮,楊廷理同時賜木製古香爐1座於昭應宮,今古物仍存於廟中。昭應宮受皇帝敕令所建,成為了官祀代表的廟宇。

清嘉慶17年(公元1812年)臺灣知府楊廷理設置噶瑪蘭廳,派任首任噶瑪蘭廳通判(今縣市首長)翟淦治理宜蘭,因昭應宮座落於五圍南北軸幹道(今中山路)上,是當時居民重要的生活及信仰中心,官府在治理宜蘭時,選擇昭應宮為張貼諭旨告示的地點,借此告知當地居民官府的相關政令。

清道光14年(西元1834年)於現址(中山路三段106號)重建三殿式建築。

相傳當時命理師言昭應宮地處宜蘭市市中心,如改向座東朝西,蘭陽子弟必定「科甲聯登」,故將昭應宮改建於原址對面。改建後蘭陽地區楊士芳(1826-1903)、李望洋(1829-1901)等人相繼進士,舉人及第,蘭陽文風譽滿全臺。

日治時期昭和7年(公元1932年),昭應宮因年久部分建築體損壞再次整修,前殿至正殿之兩側山牆本為土埆牆(用土塊疊砌而成的牆),改由紅磚組砌,內牆貼30年代盛行的白瓷磚,舖換屋瓦,內殿內部之木雕、石柱、石雕或門窗等,大多是道光年間改建時的原始物件。昭和20年(公元1945年)美軍空襲宜蘭,不幸炸毀昭應宮後殿木造閣樓,導致部分文物與建築因此損毀。民國52年(公元1963年)年由地方仕紳發起集資才又重建後殿建築。

昭應宮現址為道光年間所留下,因當時改建為座東朝西面向,使昭應宮成為不面海的媽祖廟。改建後的昭應宮為三開間三殿式建築,分前殿、正殿(主祀神像位置)及後殿現存前殿與正殿,大多仍保存道光時期構造。廟內並保留歷史遺跡,先人建廟與整修時於樑柱上以古錢幣造型巧妙記錄了修繕年份;道光御賜「澤覃海宇」、光緒御賜「與天同功」。通判丁承禧「澤周海甸」,總兵張兆連「恩周赤子」的匾額等古物,皆為珍貴的歷史軌跡。

昭應宮另供奉了開蘭「三大老」:楊廷理、翟淦及陳蒸三個人先後曾擔任噶瑪蘭廳通判(地方首長)。因開蘭有功,蘭陽子民感念其功、敬若神明,以木雕祀奉於昭應宮內,受居民香火供養。

楊廷理,任台灣府之府時,曾五次入噶瑪蘭,擊敗海盜朱潰、勘查天災,並籌謀蘭地設治,最後還促成清廷將噶瑪蘭納入版圖,為開蘭最重要的有功人物。因為熟悉蘭陽民情,噶瑪蘭設廳後,楊廷理曾短暫代理首任的噶瑪蘭通判。

翟淦,則是正式的首任噶瑪蘭通判,繼楊廷理之後,治蘭五年,建城垣,設倉廒,賑災興學,勤於政事,進而深得民心。

陳蒸,繼翟淦之後,出任噶瑪蘭通判,任期僅一年,以廉潔聞名,而受到蘭民愛戴。

昭應宮歷經數次重修,但其木雕石刻仍保持道光年間的原貌,三川殿的龍柱、青獅、石枕、壁堵等。昭應宮保留了不少極具歷史價值的古物,千萬別忘了到昭應宮一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