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十分寮成安宮媽祖廟(天燈媽)俗稱天燈媽祖廟 十八世紀中葉,福建廣東一帶,戰亂連年,飢荒頻仍,清朝乾隆六十年(1795),泉州安溪,胡典熾、典變、典澳、文動等4兄弟橫越臺灣海峽,由瑞芳庚仔寮(今瑞濱)經九芎橋進入六份(今大華)、新寮及十分寮屯墾,並開墾種植大青,煮大青溜(藍色染滷),再以竹籠裝船運至大陸銷售,進出大陸中途必經強風巨浪的臺灣海峽,於是胡姓人士於嘉慶三年(1798)回家鄉恭迎媽祖,祈求保佑行海平安,當時十分寮荒涼地方用山棕柱,建造草寮安奉,祈求生活安康。後來再從大陸運來石材,在現址搭蓋石洞小廟安置供奉媽祖。
當時十分寮荒涼地方用山棕柱,建造草寮安奉,祈求生活安康。 後來再從大陸運來石材,在現址搭蓋石洞小廟安置供奉媽祖。嘉慶五年(1800)三月二十三日入廟膜拜。清道光八年(1828)本廟第一次擴建。石板石柱取自十四份坑(今月桃寮)後因戰亂,直到光緒壬午年(1882)改建。 民國三年(1914)吾民種茶有成,再一次重建,民國五年完成。
同年四月一日設立暖暖公學校十分寮分校(今十分國校)借用成安宮上課。民國八年(1919)又修建。民國十一年(1922)八月底完成。民國五十七年再次整建。民國七十八年成立重建委員會,全廟重新規劃建造。民國八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獲准登記為道教寺廟,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民國八十九年建造拜亭,重建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