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沿革

桃園聖母宮

創廟沿革並無文字詳細紀載,據忠義里里長陳永杉先生口逑,本宮天上聖母,自先民渡海來台至桃園開墾時即有,距今已有二百多年之歷史,原廟址在現南通公園處,原為一三合院建築,在正廳中供奉一塊一尺半之石碑,上書天上聖母神牌,並無雕塑聖母神像奉祀,俗稱媽祖廳。因媽祖神威顯赫,有求必應靈驗無比,故香火鼎盛,因此媽祖名下有很多農田,俗稱媽祖田,後因一些因故,該媽祖田或因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媽祖田竟全部不見,現廟地還是信眾捐獻購買的。至民國62年時,附近農地被政府徵收做為闢建俗稱五百戶社區時,媽祖廳亦被夷為平地,原供奉之石碑亦不知去向,後來尋獲。約於民國63年時,發起新建媽祖廟,並募款集資新台幣48萬元,在民國64年開始整地新建媽祖廟,共分三層樓,一層供奉媽祖及福德正神,二樓供奉觀世音菩薩,三樓玉皇大帝,至民國70年始全部竣工落成,並將原供奉之大上聖母石碑嵌入在聖母神像背後牆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