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天后宮 主任委員:蔡光明 總 幹 事:呂志宏 電 話:06-9262819 地 址:澎湖縣馬公市正義街1號 官方網站:http://phmazu.eztour.net.tw/ 信箱:penghu.yang@gmail.com 上一頁 下一頁
澎湖天后宮歷史沿革中國史書上記載漢人開始移居澎湖,為南宋(公元1127-1279年)時期,澎湖天后宮是漢人進入臺灣地區墾拓,所建的第一座寺廟,最早約可以追溯在元代,最早可靠史料為明神宗萬曆32年(公元1604年),都司沈有容曾在天后宮諭退荷軍將領韋麻郎(生卒年不詳),石碑保存在清風閣為證。明熹宗天啟3年(公元1623年)荷蘭人所繪的澎湖地圖,也已可以見到一座標示「Sineesche Tempel(中國寺廟)」,前後兩落相連的房舍,即是當初建廟規模。澎湖天后宮昔日名稱有天妃宮、媽娘宮、娘媽宮、媽宮等,廟名也是當時澎湖地名。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攻下澎湖,認為勝利全靠媽祖顯靈相助,遂奏請皇帝加封媽祖為天后,於是廟名改成現在的「天后宮」。日治時期大正11年(公元1922年)馬公臺廈郊商戶倡議禮聘潮州大木匠藍木負責重建,買下廟旁店鋪擴大地基並增加前進和後殿,將天后宮改建成現在的巍峨風貌。民國72年(公元1983年)澎湖天后宮指定為國定古蹟,同時動工整修,民國100年(公元2011年),長年風雨的侵襲造成廟宇本體受損嚴重,清風閣更成為危樓建築,再次展開修復工程,於民國103年(公元2014年)完成。特色介紹 三殿式二院格局與潮州風格建築特色 臺澎第一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三川殿步口架棟的刺花(鑿花) 正殿擂金畫 「功庇斯文」匾 清風閣文物館例行祭典(農曆)正月十五日 上午接神 (農曆)二月初二日 福德正神聖誕 (農曆)二月初三日 文昌帝君聖誕 (農曆)三月二十日 註生娘娘聖誕 (農曆)三月廿二日 (夜間) 聖母聖誕暖壽 (農曆)三月廿二日 夜間十一時友廟泡茶祝壽 (農曆)三月廿三日 上午八時委員三獻禮祝壽、夜間祀酒 (農曆)四月十五日 伽藍尊者聖誕 (農曆)四月十六日 祭祀積慶公 積慶公夫人 (農曆)五月廿三日 中壇元帥聖誕 (農曆)七月十一日 中元普渡 (農曆)七月十九日 値年太歲星君聖誕 (農曆)八月十九日 孔子誕辰紀念日(9月28日) (農曆)九月初九日 聖母成道紀念日 (農曆)九月初九日 斗母星君聖誕 (農曆)十二月十五日 送神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福德正神聖誕 (農曆)十二月三十日 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