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永和宮歷史沿革永和宮創建於乾隆23年,主祀天上聖母,又稱大肚宮或下街媽祖廟。據說最初由遷臺移民及航行於臺閩兩地的船員創建於渡船頭,因香火鼎盛,而有改建之議,並由當地仕紳捐地改建於現址。其後歷經多次修葺,迄民國73年(1984),因廟殿傾圯,乃重建為三間兩進宮殿式建築,並於翌年農曆12月22日入火安座。中殿奉祀主神粉面媽祖,左龕祀水仙尊王,右龕拜註生娘娘,後殿中間祀觀音佛祖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左廂 文昌帝君 右廂則供奉福德正神及趙順芳之長生祿位。本文出處:(《臺中縣志住民志》宗教篇,臺中縣政府,2010 )特色介紹(文物)1.大肚宮石香爐:含展耳寬78、深32、高37公分。青斗石質,正面有花鳥博古主題浮雕,展耳與爐身一體成形。下方有牙子,四足為獅吞獸爪,背面有卍字開光浮雕。唇口有陰刻「乾隆辛亥年(乾隆56年,1791)大肚宮弟子周望德敬立」字樣。爐身窄長方形。該件石爐為本次調查中年代最早的一件,也證實永和宮建廟年代極早,為大甲溪到大肚溪之間所見媽祖廟中,年代較早的一座。2. 「海邦所瞻」匾:寬約240公分,木製橫匾,由數塊橫材拼接而成。中行「海邦所瞻」,上款「嘉慶乙亥孟冬」(嘉慶20年10月,1815);下款為「大肚紳耆公立」。中行字體為金字陽刻,有龍紋框及坐斗,匾面以撒金蔥,為現代重漆工藝,但匾額本身確實署於清代風格。從匾額贊助人署名方式,說明永和宮為當時大肚地區的信仰中心。 3. 「克配彼天」匾:寬約260公分,木製橫匾,由數塊橫材拼接而成。中行「克配彼天」,上款「嘉慶二十年歲次乙亥嘉平月穀旦」,下款「乾清門侍衛鎮守福建臺澎掛印總兵官阿勒精阿巴圖魯武隆阿敬題」,字均為陽刻,匾有龍紋框及坐斗,匾面撒金蔥,雖為現代重漆工藝,但匾額本身有清代風格。贊助人的武隆阿,為瓜爾佳氏,滿州正黃旗人。嘉慶11年(1806)因潮州任內失職,故貶至伊犁。其後因海盜蔡牽擾臺,故被派至台灣效力,因功議敘頭侍衛,其後署台灣總兵。任內掃除蔡牽餘黨,並裁減防汛。嘉慶25年(1820)因丁母憂而回旗,在台12年為台灣任期最久的總兵。在臺灣,署有「武隆阿」姓名之匾,尚見於中港慈裕宮「允王惟后」匾,惟後者署「大清同治拾叁年仲冬之月重修」,與武隆阿生平不符,故該匾上的同治年款是匾額的重修之年。 4.同治年款天上聖母鐘:鉎鐵鑄造,鐘紐以金屬栓於樑上。鐘體呈上窄下寬,口緣處呈現波浪狀。鐘體表面字體皆為浮雕。兩層橫飾帶,每層分五個凸絃紋的方形開光。上層五格分別為,「永和」、「宮天」、「上聖」,「母鐘」,以及捐獻者及年款「大清同治癸酉臘月吉旦,大肚街福戶內眾弟子敬」陽刻字樣。從年款可知,此鐘為同治12年(1873)所鑄。這時期臺灣本地尚未發展出大型的鑄造業,故很可能是從大陸東南沿海地區進口。例行慶典 農1/9天公生 農1/15元宵節開燈 農3/23媽祖生農4/1~4/20大肚下堡20庄遶境活動 農7/15普渡 農10月份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