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歷史簡介
臺中萬春宮位於臺中舊城區-中區是臺中市中區的信仰中心清康熙60年(西元1721年) 總兵藍廷珍奉命來臺平定朱一貴反清事件,親赴湄洲祖廟恭請湄洲朝天閣三媽神像隨船保護軍隊來臺平亂期間,神像則暫奉於臺南祀典大天后宮,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亂事平靖,迎三媽金身於現址創建「藍興宮」奉祀清道光3年(西元1823年)廟體因受風雨侵蝕損壞嚴重,遂由地方仕紳聯合信眾募款重建新廟,並從此更名為「萬春宮」。有「香火萬年」、「百姓逢春」之寓意
廟宇建築簡介
臺中萬春宮雖已歷三百餘年,但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百年廟庭遭到強制拆除,媽祖一度被迫供奉於民間商家,被信眾暱稱為「媽祖店」。台灣光復後民國36年(西元1947年)地方仕紳集資於現址重建新廟,但因日治時期施行市區改正後,新建廟宇之格局再無法遵循傳統方式重現。但仍依傳統規矩設立龍、虎爿二門,以供信眾龍進、虎出,龍爿設於「天后閣」牌樓下方,虎爿則設於「萬春宮」門額下方,變異的特殊建築格局在台灣媽祖廟中反而獨樹一幟 廟內各式木雕、石雕皆由當代知名藝師精心力作,蘊藏無窮韻味,拜殿上有一座精緻藻井由六層斗拱組成,每片小木構件雕刻各式法寶、人物、花草、鳥獸,雕工精美、構圖生動 正殿前有一對頭戴斗笠的星斗石石獅,頭戴斗笠是為了避免雨水侵蝕獅身,此造型乃全台唯一喔!正殿兩旁的泉州白石龍柱,柱上單龍盤旋裝飾雲朵、海浪造型簡約樸實,石獅與龍柱據專家考究,至少應為清朝中葉以前的作品。
廟宇供奉神明
臺中萬春宮主祀天上聖母,乃湄洲祖廟「朝天閣」三媽古稱「藍興媽」、「大墩媽」;現稱「臺中媽」來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為文獻所述暫駐台南祀典大天后宮的「開基媽祖」
廟宇重要文物
台中萬春宮保留許多清朝時期珍貴古物,彰化縣正堂給立「萬春宮廟產諭示碑」見證藍廷珍創廟歷程是廟內最古老石碑,正殿神龕上「海晏河清」古匾,則是見證清末民變事件平息後,信徒感恩的歷史文物,龍爿過水廊懸掛的銅鑄古鐘,鐘口為波浪型,用金線描繪圖案造型古樸典雅。
結語
臺中舊稱「大墩」,「墩」為高丘之意,大墩街旁高丘為今日臺中公園的砲台山,台中萬春宮緊臨臺中公園,位居大墩街重要的地理中心,見證「大墩」一路蛻變成「臺中」的歷程 是探尋歷史古蹟文化絕佳之地。